鎢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在世界上具有儲量優勢的礦藏,廣泛應用于國防、航空、信息產業等領域,福建省是中國鎢品出口的主要省份。據福州海關統計,二00六年一至四月,福建省鎢品出口三千一百二十八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三成以上,價值八千八百余萬美元,比增兩倍。
福州海關有關人士指出,雖然鎢品出口價格攀升有利于出口企業利潤的提升,但鎢礦開采和鎢品生產出口存在三大風險:首先是刺激了鎢資源的破壞性開采。為抑制國內鎢業的無序發展,國土資源部自二00二年起向全國鎢礦下達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但近年來,在鎢品價格走高的刺激下,鎢冶煉產能尤其是低端產品產能的得到快速擴張,部分企業無證及超量開采,導致了鎢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影響了對鎢礦資源的保護。
其次,破壞了企業生產的連續性。由于一些新增冶煉企業的投產擴張,加上鎢礦投機商的囤積炒作,部分地區存在大量信貸資金、民間資本流向鎢業的開采、加工、流通各個環節炒作情況,造成去年上半年鎢品價格持續攀升,下半年后鎢品價格暴漲暴跌的混亂局面,破壞了企業生產的連續性。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