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集團重兵進駐,掌握著開發及出口配額主要籌碼,廈門鎢業、百利電氣也在大余扎堆
“我們現在也拿不準,究竟應該買入還是再等一等。”一家鎢制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對于目前鎢價較2005年有所下降,他們仍拿不準是否應該大量購進生產所需的鎢精礦原料。李的困惑還在于,他無法告訴自己炒股票的妻子,現在是否應該買進鎢業上市公司的股票。“鎢價的變動改變了行業的一些格局。”李聲稱,但這種變動未來會走向何方,他說不準。
資本在大余聚集
自2005年初以來,鎢價開始暴漲,鎢產業鏈上各個產品的價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上游的鎢精礦價格更是漲幅驚人。以湖南I級鎢精礦為例,在2005年1月,鎢精礦價格仍只略高于4萬元人民幣/噸,至2005年5月,價格已走至近14萬元人民幣/噸。此后雖然鎢精礦價格較*高點略有下降,但也一直維持在10萬元/噸的價位上。據2006年5月江西及湖南I級鎢精礦的*新報價,目前的交易價格略有振蕩下滑,仍在9萬元/噸上下。
與鎢價暴漲相對應的是,國內A股上市公司中僅有的幾家鎢業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飆升。以復權后的價格計算,G廈鎢(600549)二級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在2005年1月尚維持在18-20元之間,但此后就一路上揚,至2006年5月17日創出78.99元的新高。同樣出現類似股價飛升的還有G百利(600468)和中鎢高新(000657),目前的股價分別較2005年初上漲了100%和300%。
“要理解鎢產業的發展,就不得不先了解大余。”一位在江西省大余縣工作多年,熟知當地鎢資源狀況的人士向記者這樣描述大余在鎢產業中的地位,“這里是鎢產業鏈發展的晴雨表。”
而目前僅有的幾個國內鎢業上市公司,也或多或少的與大余發生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G百利2005年年報顯示,該公司鎢鉬產業在近2年來的發展位居該公司各項業務的前列,2005年鎢鉬制品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96億元,占其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61%,鎢鉬業務的凈利潤則占到G百利凈利潤的近3成。除控股贛州特精鎢鉬業有限公司外,G百利還持有大余縣南方鎢鉬制品有限公司95%的權益。
G廈鎢亦布子贛南,在對贛州鎢鉬材料廠進行重組后成立了贛州虹飛鎢鉬材料有限公司并持有虹飛鎢鉬70.93%的股權。實際上,G廈鎢與贛南、大余鎢礦資源發生關系更多是通過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礦有色”)。
五礦有色是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五礦有色則通過控股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南昌
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修水香爐山鎢業有限責任公司、贛州贛南鎢業有限公司等參與開發贛南鎢礦資源。五礦有色扮演著向G廈鎢供應鎢精礦及利用自身出口配額代理出口G廈鎢鎢制品的角色,在2005年G廈鎢向五礦有色以市場價格采購鎢精礦7617.94萬元,并委托五礦有色出口鎢制品2.77億元。目前,五礦有色直接持有G廈鎢20.56%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
無論是對于贛南還是大余來說,G百利下屬的大余南方鎢鉬、G廈鎢控股的贛州虹飛鎢鉬以及五礦有色控股的贛南鎢業等公司都只是贛南鎢產業眾多礦山企業和鎢加工企業中的一員,他們隨著鎢價的起伏在產業中謀求著自身的發展。而大余對于鎢價影響如此重要,使得我們在關心鎢業上市公司的同時,不得不從源頭探究。
儲量之辯
關于大余鎢資源開采的*早時間,目前有兩個版本。其一是1882年德國傳教士鄔亨禮在大余西華山發現“烏金”,并進而通過西華山慶云寺的和尚盜運鎢砂出口;另一說則認為,在大余發現大型鎢礦儲藏的時間是在1907年。不管哪種說法更為可信,經過百年的開采開發,大余至今仍是我國黑鎢*大也是*重要的產地,隨著2005年初以來鎢精礦及鎢制品價格的飛漲,大余更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大余的鎢礦資源儲量目前有多少?可開采年限有多長?由于大余在整個國內及世界鎢產業鏈中的地位,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夠影響到鎢市價格的波動。5月末的大余春意盎然,在縣城中心區周圍,鎢礦礦脈正如一條條等待騰飛的黑龍隱藏于綿延的群山之中。
在業內看來,“鎢都”的稱號狹義是指大余縣,但由于在整個贛南地區,包括崇義、章貢及贛縣等地,鎢礦礦脈均有分布,因此人們在概念上更傾向于將贛南列入鎢都的范疇。特別是近年來G廈鎢(600549)、G百利(600468)等優勢鎢生產加工企業將生產線布局贛州地區,贛州也被人們冠以“鎢都”的稱號。但在贛州地區各縣市,大余仍以其儲量及鎢礦石的品位拔得頭籌。
位于大余縣南安大道的大余縣地質礦產局是關于大余境內礦藏儲量*權威的發言方,該局負責在大余境內對礦產資源進行管理。除了維護礦產資源所有權、負責采礦權審批登記、審核采礦權招標及拍賣外,大余縣地礦局還負責礦產資源及儲量的登記、統計及儲量變動的審批。
大余地礦局的劉鐵軍副局長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新的礦產資源儲量統計表,根據截至2004年末的統計,大余縣境內的26個礦區黑鎢精礦保有儲量為128148(金屬)噸。這是目前能夠拿出的*新*全面的儲量統計數據,因為至2005年末的儲量統計數據尚未完成。
“儲量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劉表示,12.81萬噸的統計數據只能說明目前能夠統計到的已探明的鎢精礦資源量,但這個數字不是*的,必須考慮到礦山的產能變動和新勘探發現的儲量。實際上,大余的鎢礦開采已經從清朝至今延續了百年,在各個時期都不斷的有新的儲量被發現。
可開采年限在延長
如果僅按照12.81萬噸的*新儲量統計,以及國家國土資源部下達給大余的鎢礦控制指標6780噸/年計算,大余的鎢礦可開采年限將在20年左右。不過,這一開采年限目前隨著新鎢礦資源被發現而在延長。
為扭轉大余過去對礦產資源長期處于只采不探、資源儲量負增長的局面,大余縣政府此前曾出資2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鼓勵和引導采礦權人開展探礦業務。目前,大余已取得了15個勘查項目,其中7個國家出資的鎢礦普查項目,8個民間資本勘查項目,勘查面積達到153平方公里。據了解,這些勘查項目中的金銀庵、八仙腦兩項目已見成果,其中金銀庵探明鎢、錫儲量8千噸,八仙腦探明鎢、錫儲量1萬噸。
“具體的可開采年限究竟能延長多少年,現在誰也說不準。”一家在大余境內多年從事鎢制品加工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他目前向上游供應商采購的具體情況看,大部分礦洞除了已探明的儲量外,都還具有順著礦脈繼續勘探出新儲量的潛力,只是目前受限于勘探能力、勘探投資等因素,一些礦洞還沒有進一步發掘儲量潛力罷了。大余縣地質礦產局的有關人士也表示,雖然目前保有儲量約可開采20年,但前景顯然要超過這一保守估值。
民營鎢礦個案
從大余縣城出發,途經漂塘鎮,沿著彎曲的盤山路前行,即可到達位于左拔鎮的石雷鎢礦。雖然5月末的贛南地區下著綿綿細雨,但石雷鎢礦的生產和選礦設施建設仍呈現熱火朝天的局面。石雷鎢礦因為后續投資等問題于2004年進行了轉制工作,崇義章源鎢制品有限公司當時以一定的價格獲得了石雷鎢礦的采礦權,并開始繼續加大開發建設。
“我們的鎢礦現在還處于加大投資階段,”石雷礦的王礦長稱,從2004年獲得石雷鎢礦采礦權后,崇義章源鎢制品公司繼續對石雷鎢礦進行投資,現在探明的鎢精礦儲量約在1萬噸上下,以目前核定的年生產能力,大致能開采40年。石雷礦應該還有很大的潛在儲量,現在他們也在陸續的進行一些勘查工作。
雖然對2005年以來采礦設備和選礦設備價格的上升有所感慨,王礦長的心里仍能非常清晰的計算出現時和未來礦上產出的鎢精礦的每噸成本。“整個投資完成后,我們生產的鎢精礦成本大致在4萬到5萬元之間。”王的這一測算已經加上了采礦權出讓費用、設備損耗及運輸等費用。不過他仍表示,這一生產成本略高了一些,原因在于石雷鎢礦的礦脈延伸過深,他們已經打穿了整個山體進行通風,礦洞則深達5公里,因此礦石從采礦區運出的各項費用就會大一些。
石雷鎢礦在礦洞出口不遠的山坡上正在修建自己的選礦廠,選礦廠后面平緩的地面上則在修建新的住宿樓和辦公樓。“等到產能全部開動后,我們會考慮實行3班倒的安排。”王表示,他們現在仍實行2班輪替的工作安排,并不急于擴張產能,因為擁有資源,心底并不著急。
大余地質礦產局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象石雷礦這樣的民營鎢礦,現在的開采和選礦技術都走在*前端,因為資源在企業手中,如果用采富棄貧的方式進行開采和洗選,對他們都是一種損失。另外鎢價漲起來后,他們手中也積聚了資金,超額開采和浪費的現象就非常少。
鎢深加工迅速發展
“縣里也想引入硬質合金生產企業。”大余縣地礦局相關人士稱,在延伸大余鎢產業鏈的問題上,當地政府極為重視,但目前全縣還沒有相對下游的硬質合金生產企業,這一方面是技術的原因;另一方面更是由于硬質合金生產線的投資額相對較大,投資也有一定的難度。不過,相對于以往鎢礦資源大量外運、深加工產業在大余當地極為薄弱的情況,目前已有了很大的改觀。
現在,大余現在共有60多個黑鎢礦點,黑鎢礦幾乎遍布全縣,鎢礦和錫礦開采企業達到21家,開采礦區26個,開采鎢精礦(WO3 65%)每年近萬噸,具備鎢加工資格的企業有56家,這些企業中進行鎢深加工的企業有3家。按照目前的統計,大余全縣已建成年加工3萬噸鎢精礦和年產9000噸APT生產線,這些深加工企業的整個配套生產線已經完善了從APT到
氧化鎢、
鎢粉及炭化鎢的產品系列,唯獨沒有走到硬質合金生產加工的一步。
另外,從礦業稅收方面來看,大余近些年來也出現了暴增的局面,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鎢產業的迅猛發展,礦業稅收由2003年的2970萬元增至2005年的1.4億元,增幅在兩年中達到了371.38%。
花卉協會與鎢業協會
在大余有兩個行業協會,其一是花卉協會,由當地農戶及花卉種植加工單位組成,所種植生產的花卉以對外銷售為主,產品多到廣州芳村等地銷售;另外一個是鎢業協會,成員由當地鎢礦及鎢制品加工企業構成,在價格上有較強的協同性。
“花卉協會和鎢業協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余縣委宣傳部的胡先生表示,從這些年兩個協會的運作來看,實際上的效果是完全相反的。花卉協會的組成成員雖然統一在協會的規制下,但在對外界客戶進行銷售時,往往由于單個成員私下里不遵循價格同盟,采取降價策略而打破了平衡。這一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引發連鎖式的惡性競爭。因此大余的花卉雖然走進了主流的花卉市場,但價格還是上不去。
鎢業協會則與此相反,雖然也是由多家成員組成,但各成員之間基本能維持較強的協作,這使得鎢礦及鎢制品不太可能出現暴跌的情形。
在大余縣農村信用社的王主任看來,鎢業協會成員在價格上的聯盟要比花卉協會強得多的原因在于,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及鎢價的走高,鎢礦及鎢業企業累積了一定的資金,資金頭寸上的寬松使得它們在產品的銷售上游刃有余,并不急于出售產品以換取現金流入,而是等待合適的時機進行銷售。因此在2005年末鎢價達到高點并出現一定的回落后,大余的鎢業企業之間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殺跌”跡象。花卉協會的成員則不具備資金上的優勢,它們需要在一定時期內回籠資金。
此外,熟悉大余這兩個協會的人士也提出,由于鎢業協會的成員基本為企業成員,花卉協會構成多為個體農戶,因此在行為上,鎢業協會成員更為理性。
隨行就市的鎢價
“我們早已經不和客戶簽訂長單和超量的大單。”位于大余縣南安鎮水口寺路35號的偉良鎢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2005年初以來鎢市的價格變化劇烈,可以說是一天一個行情,所以他們根本不會與客戶簽訂長期供貨協議,也不會一次簽訂需求量過大的訂單。“這對我們是不利的。”在偉良鎢業的人士看來,當鎢價處于攀升期,如果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并確定供貨價格,他們會無法得到鎢價上漲帶來的利潤。而當鎢價處于調整下跌時期,很多客戶又不會遵守當初議定的供貨價,使得交易無法進行。
隨行就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實際上是大余絕大部分鎢業企業交易的方式,無論是鎢精礦還是APT、
氧化鎢、仲鎢酸胺,在交易的雙方之間基本都以這樣的方式完成。
成品的庫存量和原料鎢精礦的進貨時機對于鎢加工企業來說至為重要,因為在應對鎢價的波動時,有效的控制這兩個方面的變化更能保證鎢加工企業的*大利潤。偉良鎢業的人士告訴記者,他們的成品庫存量已經不多,一是因為目前鎢市行情好,對賣方是有利的,另外也沒必要保持太多的成品庫存占壓資金。他們采取的方案是保證一定的原料鎢精礦庫存,根據客戶需要的產品量進行生產。
“我們更樂意賣氧化鎢、
鎢粉等較下游的產品。”偉良鎢業方面稱,除了能更多的獲得深加工的利潤外,銷售下游經過一定加工的產品還能將他們生產線的產能帶動起來,這樣也能減少一定的生產費用。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