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在與G廈鎢競購中鎢高新大股東股權中占得先機,將成為其控股股東。這一舉動對G廈鎢和中鎢高新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湖南有色繼今年春季宣布收購中鎢高新*大股東所持公司27.78%的股權后,近日,其表示再拿出4億元對中鎢高新另一大股東自貢
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增資擴股,獲得自硬80%的股權。由此,湖南有色將合共控制中鎢高新45.9%的股權,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
在業內人士看來,湖南有色這一次增資自硬,意味著其完成了對國內硬質合金行業的整合,對還欲在這一領域拓展的其他公司而言,發展將更加艱難。而對目前已被湖南有色納入旗下的中鎢高新來說,其命運也將發生深刻改變。
硬質合金業務被看好
硬質合金業務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鎢,換句話說,金屬鎢*重要的消費領域就是硬質合金。硬質合金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能源、礦山開采、制造業和電子等領域,如數控刀、勘探工具的
鉆頭等等。同時,由于硬質合金處于產業鏈的下游,其對于有色金屬原料價格的波動也不會那么敏感。正因為這些原因,目前發展硬質合金業務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各金屬冶煉類上市公司也紛紛制訂相關戰略要大力拓展相關業務。
湖南有色控制七成份額
G廈鎢在爭奪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時敗于湖南有色之手。對于G廈鎢來說,這是一個遺憾。
G廈鎢于今年3月提出要控股自硬,當時計劃拿出2億元來,公司并已授權相關人士組織實施該次行動。不過,接下來,卻是湖南有色于今年6月宣布增資自硬并獲得控股權。
行業研究人士指出,G廈鎢之所以要收購自硬,是因為硬質產品種類繁多,用戶對產品的認可通常需要較長時間,因此銷售渠道對于生產商非常重要。而發展硬質合金業務時間并不長的G廈鎢品牌影響力較弱,公司拋出收購計劃是為了通過控制自硬來獲得在國內的銷售平臺,從而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無奈*終以失敗告終。
而湖南有色旗下的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本已是國內*大硬質合金生產商,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排第二,兩者加起來,已控制了國內市場70%以上的份額。由此,湖南有色對于整個行業的掌控已非常明顯,其他廠商則處于了不利的地位。
不過,G廈鎢似乎并沒有非常沮喪。公司董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產品會有部分重合,但公司與株硬、自硬的產品戰略還是有不同之處。株硬、自硬規模較大,產品結構很廣,而廈鎢則是走中*路線,并且還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場。他提示道,目前公司硬質合金產品的出口就金額來說,已在國內排*位置。此外,他還表示,公司的鎢業也是從無到有一步步發展起來的,現在經營管理非常好,受到很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這樣的歷程讓公司對于發展硬質合金業務同樣也充滿信心。
目前,G廈鎢的硬質合金業務主要是在旗下的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之中。2005年10月,G廈鎢曾將金鷺公司2.5%的股權轉讓給AB SANDVIK公司。據了解,SANDVIK公司是廈鎢*大的海外客戶,也是全球*大的硬質合金公司。
中鎢高新或成行業龍頭
湖南有色控股自硬及中鎢高新下一步怎么走,這是許多人關心的一件事。
記者在與光大證券的研究員江宇昆探討時,他指出,湖南有色此次控股自硬,可以說是在目前這個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無序競爭的現象下,看到了通過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規模效應的一個機會。由于湖南有色自身是一個很大的集團,硬質合金業務的發展對于它的業績提升并不會很明顯,但若把相關資產業務注入中鎢高新這個“殼”中,則對于中鎢高新的業績改觀將是相當巨大的,這將有利于提高中鎢高新的市場形象及實際盈利能力。所以,在目前湖南有色已經控股中鎢高新的情況下,它可能會傾向于把中鎢高新打造成旗下硬質合金業務平臺,并由此成為國內硬質合金領域的龍頭企業。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