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廈門鎢業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全文。報告顯示,2022年,廈門鎢業實現營收482.23億元,同比增長51.39%;凈利潤21.83億元,同比增長28.9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46億元,同比增長22.67%;
4月21日晚間,廈門鎢業(600549)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為482.23億元,同比增加51.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46億元,同比增加22.68%。
廈門鎢業目前主要專注于鎢鉬、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業務,通過補短板、鍛長板,持續推進三大板塊的產業布局,正積極擴張鎢鉬深加工、稀土深加工和能源新材料產業,加快產業鏈轉型升級。
在能源新材料業務方面,2022年,廈門鎢業持續開拓三元材料市場,鞏固鈷酸鋰的市場份額。全年公司三元材料銷量4.64萬噸,同比增長71.32%,其中高電壓車載三元材料由于性價比優勢明顯,訂單充足,銷量同比顯著增加,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鈷酸鋰銷量3.32萬噸,市場份額仍穩居龍頭地位。
廈門鎢業同時提到,2022年,公司產品單噸毛利提升,上游鋰、鈷、鎳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在行業通行的“主要原料成本+加工費+目標利潤”的定價模式下,公司鋰電正極材料產品毛利率同比被動下降。2022年公司能源新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87.42億元,同比增長80.52%;實現利潤總額12.41億元,同比增長95.03%。
同日,廈門鎢業披露2023年一季報,今年*季度公司營業收入85.62億元,同比減少18.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0億元,同比增加16.05%。
能源新材料業務方面,廈門鎢業一季度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5.86億元,同比下降40.67%;實現利潤總額1.20億元,同比下降49.26%。2023年*季度,受終端消費需求下降影響,公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品銷量為0.97萬噸,同比下降47.05%,疊加本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整體盈利能力出現一定下滑。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