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化工學院教授余世鑫等人對納米
鎢粉制備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這項技術通過省級鑒定,并認為是國內首創。
余世鑫教授介紹,他們采用精細化工技術,依據相轉移合成法的原理,采用獨特的離子交換高峰液的處理技術,生產出超細顆粒鎢酸銨。然后在通用的回轉管爐煅燒
和四管爐還原,采用露點-70℃的高純氫氣和粉末鈍化技術,制得納米
鎢粉。經北京市理化分析檢測中心檢測,納米鎢粉粒度為40-70納米,化學成分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據了解,我國的鎢資源占世界的2/3,納米鎢粉的利潤超過常規鎢粉的30%,生產納米鎢粉對為國家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迅速提高我國鎢產業整體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另外,納米鎢粉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利用它制備的超細(納米)晶
硬質合金,已成為許多高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材料;微電子工業、精細化工、表面技術、航空航天工業等,對納米鎢粉也有著很大的需求。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