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尋烏縣通過科學管理,創新技術,使稀土產業“返老還童”,全縣年均稀土開采量達1000噸,稀土加工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1.9億元,上交稅收1780萬元。
尋烏縣是稀土資源大縣,擁有世界上*大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區,素有“稀土王國”之稱。上世紀80年代,稀土產業比重曾占全縣工業經濟總產值的半壁江山,但由于管理混亂和生產工藝的落后,非法開采、亂挖濫采現象嚴重,稀土產業一度走向萎縮。為重振稀土產業,該縣成立了由37人組成的稀土整治領導小組,定期對礦區進行整治;實行新建稀土礦山動用審批制度,做到稀土生產“三同時”,即相配套的安全、環境、水保設施必須和礦山主體建設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實行“關門”措施,在各出口路設卡、安裝“電子眼”,防止稀土走私。同時,該縣還成立了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尋烏分公司,對稀土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開采,統一招商,統一銷售。科學的管理,讓稀土產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這幾年,稀土年開采量增長率都超過30%,上交稅收年增幅20%以上。
生產工藝落后也是該縣稀土曾經走向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提高稀土生產的科技含量,該縣引進國際先進生產水平的原地浸礦新工藝。技術的創新,使傳統的稀土產業重新煥發了生機。據了解,傳統的池浸工藝生產成本每噸1.6萬元,使用原地浸礦技術后,每噸的成本降到1.4萬元,提取率則要比使用傳統生產工藝高30%。為保護礦區的生態平衡,該縣一方面向省里申報稀土尾礦治理及采礦跡地生態恢復項目,另一方面則在老礦區復墾種果,至目前,該縣稀土老礦區已種植生態保護林、經濟林8000多畝。為延長稀土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該縣先后引進南方稀土冶煉公司和新舟稀土冶煉公司。這兩家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稀土元素分離技術,年分離稀土能力均在2000噸以上,企業年產值達1億元,分離出來的15種稀有礦品遠銷歐美國家,僅此一項,每年可增稅收600萬元。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