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布局又邁出堅實的一步!”時隔一個月,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鎢新能)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姜龍依然激動不已,“這增強了我們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
法國當地時間5月6日,廈鎢新能與法國ORANO SA公司簽署建立電池產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協議。
去年5月,廈鎢新能歐洲公司就與法國ORANO集團下屬公司設立合資公司,項目總投資約15億歐元,將實現中法新能源汽車新時代下的電池產業鏈深度整合,此次協議是這一合作的細化和延伸。
成立僅8年,一躍成為全球新能源材料行業領軍企業,已獲得97項發明專利授權,具備材料生產工藝設計、優化和持續改進能力,產能規模與出貨量穩居行業前列……這是位于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的廈鎢新能作為國家專精特型小巨人企業,交出的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聚焦主業、注重研發。”在姜龍看來,這是廈鎢新能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小賽道”上跑出“大比分”的“秘鑰”。
廈鎢新能廠區主樓。廈鎢新能供圖。
做強主業,練就“獨門絕技”
新能源電池材料,在新能源風口正盛的當下,被廣為熟知,而在20多年前,這還是一個前景未知的領域。
“那時候我們在尋找‘新增長點’,發現有車企推出混合動力,利用電池來回收能量,讓燃油效率得到很大地提高,因此選擇了做電池材料。”姜龍介紹說。這一選擇成為了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鎢)的第二成長曲線,也由此開啟了廈鎢新能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之路。
廈鎢新能的前身是廈鎢的電池材料事業部。從2004年起,廈鎢就積極發展以鋰電正極材料為主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建立了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及磷酸鐵鋰等生產線。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更好地實現新能源材料業務的獨立運作,促進經營業績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2016年12月20日,新能源材料業務從母公司廈鎢分立,廈鎢新能自此誕生。
廈鎢新能正極材料生產車間的煅燒回收工序,機械臂實現物料自動搬運。廈鎢新能供圖。
在福建省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廈鎢新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計劃、股份制改革等系列動作,于2021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二批專精特新企業,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
深耕主營業務,通過專業化生產制造專用性強、專業特點明顯的新能源材料,或許正是廈鎢新能“異軍突起”的關鍵點。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鋰電池的性能和成本。”廈鎢新能辦公室主任余炳介紹,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面對迭代升級的市場需求,廈鎢新能打造鈷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貯氫合金四大產品系列,重點發展高電壓鈷酸鋰、中高鎳三元材料、水熱法磷酸鐵鋰、車載貯氫合金、固態貯氫材料。其中,鈷酸鋰全球市場份額接近50%,穩居行業*;貯氫合金國內保持16年市場份額*;三元材料穩居行業*梯隊;磷酸鐵鋰差異化競爭優勢明顯。
做強主業、深耕市場,“乘勢而上”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廈鎢新能的成功,追根溯源是我們堅持‘市場導向、研發驅動、品質*’的發展思路,長期堅守主業,專注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姜龍說。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