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國鎢業協會在京隆重召開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回顧中國鎢業走過的20年發展歷程,展望未來20年發展前景。
中國礦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朱訓、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總經理費子文、中國鎢業協會名譽會長吳建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副司長夏農、中國工程院院士左鐵鏞、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正邦出席會議。
中國鎢業協會副會長孔昭慶在會議報告中提出了我國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科技興鎢,跨越發展,加快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實現鎢工業強國。他說,要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加快開發鎢的深加工產品,不斷提高產品檔次,提高技術裝備水平,逐步建成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環保達標、節約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工業體系,力爭在本世紀20年代初步實現我國鎢工業的振興。
中國鎢業協會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成立*早的協會。自1985年12月20日在南昌成立以來,協會走過了20年的風雨歷程,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協會和鎢業企業共同努力下,20年來我國鎢業結構調整發生巨大變化,目前已經成為鎢業大國,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年來我國鎢冶煉加工產品生產能力呈現高速增長。2004年APT、
鎢粉、
硬質合金、鎢鐵、鎢絲的生產能力分別為1985年的7.7倍、11.3倍、6.5倍、2.8倍和10.9倍。20年來我國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2004年鎢精礦、APT、
鎢粉、硬質合金、鎢絲的產量分別是1985年的近2倍、9.2倍、5.8倍、5.3倍和9.8倍。20年來全行業的銷售收入和銷售利潤也有大幅度的增加。2004年全國鎢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38.9億元,銷售利潤達到13.3億元。
康義在致詞中指出:“20年來經過全國鎢業界同心協力,艱苦奮斗,中國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鎢業大國,在國際上影響力和競爭力日趨增強。中國鎢協以振興中國鎢業為己任,為中國鎢業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近幾年來,在開展行業自律、實施資源整合、推進戰略重組、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技術進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國鎢協已經發展成為聯系政府和鎢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在國際同業中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行業協會。”
康義進一步指出,2005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繼續保持了穩定增長。1~11月,十種有色金屬總產量為148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7.88%。預計全年產量將超過1600萬噸。當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鎢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他希望鎢協以20周年慶典為契機,抓住發展機遇,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
為此,康義提出六點希望:一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協助有關部門作好“十一五”鎢業發展規劃,特別要轉變增長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二是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鎢業在快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出現新的亂采濫挖、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協會要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深入開展治理。三是要不斷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堅持開展鎢業的行業協調自律活動。四是要加快推進企業科技創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五是希望鎢協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努力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鎢業的振興,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大會還發表了多篇論文,探討我國鎢工業的發展,會議期間,鎢業各界人士進行了廣泛交流,共同慶祝我國鎢工業走過的20年風雨歷程。
本報社長兼總編輯原寅平應邀出席了慶祝大會。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