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贛縣工業園傳來的消息令人振奮:2005年,園區內45家企業創造稅收比上年翻了一番,超過1億元。2003年以來,贛縣工業園創稅連續3年實現翻番目標。
走馬贛縣紅金、洋塘兩個工業小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派興旺發達的景象:廠房林立,機聲轟鳴,產銷俱旺。在連續兩年被評為省、市工業崛起先進縣的贛縣,工業園*著工業經濟強勢發展,園內企業的產值和稅收占全縣工業企業產值、稅收的70%和80%。
圍繞產業選取項目,是贛縣工業園*為精彩的一筆。該縣有著較為豐富的稀土、鎢等礦產資源,稀土、鎢加工產業基礎比較扎實,境內還有規模較大的臺資企業——贛州鑫業工藝品有限公司。該縣在工業園建設初期就確定了自身的產品定位,把以稀土和鎢為主的礦產品深加工業、以工藝品和服裝為主的輕紡加工業,作為工業園發展的重點和主導產業,力求盡快形成產業的集聚效應。圍繞這個方向和目標,該縣著力招商引資,相繼引進紅金稀土、永源稀土、世瑞礦產品、遠馳新材料等15家礦產品深加工企業和多家輕紡企業及相關企業進園發展,這些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均在500萬元以上。努力追求帶來豐厚回報,該縣工業園2005年平均每畝產值超過80萬元,畝均實現稅收達3.5萬元,工業園吸納了近8000人就業。
擴產改造,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是贛縣工業園區經濟發展的又一出彩之處。該縣注重抓園區企業技術改造和項目延伸擴張工作,不斷挖掘企業的內部潛力,增強工業園的發展后勁。近幾年來,該縣先后抓了世瑞礦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的搬遷改造及與香港客商的合資工作、紅金稀土有限公司的擴產改造及鑫業工藝品有限公司繼續增資增項等。3年內,該縣工業園企業擴產增資達5億元。通過引進與增資擴產相結合,該縣工業園產業集聚效應越來越強,主導產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明顯。目前,該縣工業園稀土、鎢、鈷等原材料收購點遍布全國各地,鈷深加工原材料還從南非進口,稀土、鎢均已形成“采礦→初選→分離(精選)→深加工”的產業鏈條,工業園內以產業鏈為特征的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廖毅、黃石明、王先文)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