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對于工業國家來說,鎢精礦是一種戰略金屬,主要應用于高速切削工具和各種合金,在高溫下仍然可以保持原形。因此,在許多重要領域,很難找到鎢精礦的替代品。世界80%的鎢精礦資源由中國供應,可問題是,中國國內的供需即將持平。
美國已經證實的鎢精礦也有成百上千個,多數在加州。之前由于環境問題或者價格原因關閉了不少,但現在主要由于環境問題而不能重新開放。財富五百強之一的一位資源專家,指明三條可以制止美國自然資源開發的道路:(1)發布環保文件;(2)降低進口關稅稅率;(3)尋求廉價替代品。
九十年代以前,前兩個策略兼施的結果是制止了美國開采鎢精礦。隨著中國策略的調整,一旦美國實施環保政策,問題就比較麻煩。價格因素不是長久之計,因為稅率的調整不僅關系到鎢精礦這個產業還關系到各個產業。在美國,環保是*位的,環境政策每次出臺都會影響美國礦業的發展。而加拿大的情況則不同,它有擁有西方*礦——CanTung礦的北美鎢業公司(NTC)做后盾,CanTung礦每年從含量為1.6%的三
氧化鎢中提取的鎢精礦產量為3000公噸,而世界上每年產鎢精礦60000~80000公噸。
CanTung礦的發展史值得一提,1954年發現的鎢精礦已經開開關關好幾回,更換了幾個業主。*近一次開放是在2005年,開放的決定因素是鎢精礦價格的持續高漲,而且由于國際重工業的擴展,對鎢精礦的需求不斷增多,有利于其價格長期保持在高水平。CanTung生產的鎢精礦并不在北美地區出售,而是出售給價格較高的亞洲地區。
美國鎢精礦的年用量是20000公噸,其中有75%(約15000公噸)靠進口,余下的25%(約5000公噸)通過廢物重新利用獲得,這個數字和之前美國地質勘測中心提供的數據:美國再利用提取率為46%相比,落差很大。美國本國不會生產鎢精礦,但即使北美鎢業公司將鎢精礦出售給美國,美國所需60%的鎢精礦還是要從中國進口。中國本身對鎢精礦的需求不斷增多,因此正在迅速減少出口的數量,與此同時,中國也關閉了不少鎢精礦,主要原因是開采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政府的規定。
樂觀的是,美國有很多經驗豐富的加工廠,可以通過深加工來恢復鎢精礦的利用價值,實現廢物再利用。他們有著光明的前景,因為鎢產品市場供不應求。*后一點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鎢精礦在國防方面的應用,如軍艦、坦克等。或許美國可以在國內開采環保的礦產;或者美國可以通過戰爭等方式強迫中國或者其盟國如韓國等向其供應鎢精礦。誰又說得好呢?
也許*好的方法就是開發更多戰略性的礦廠,不如就從鎢精礦開始吧?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