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在全市縣處以上領導干部研討班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鎳資源綜合開發項目協調領導小組組長華世鑌作了題為《鎳產業建設的思考》的報告,認為玉溪有條件建設成為中國第二大鎳產業基地。
元江鎳礦位于元江縣城西南方向的因遠鎮,為一大型風化殼型硅酸鎳礦床,主要包括金廠、安定和龍潭三個礦區。鎳礦資源儲量大、勘探程度較高、資源可靠,是中國*大的紅土鎳礦。
元江鎳礦目前所采用的常壓浸出,生產電鎳和硫酸鈷的整個流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技術。經過幾年來在元江的工業化實驗,已經實現了連續、穩定生產。特別是云南錫業集團成功收購云南坤能公司以來,經過工藝技術的進一步調整和改進,已申報了四項國內專利。元江鎳礦開發的成功,為玉溪利用國外的紅土鎳礦提供了可靠的平臺。元江和云南錫業集團有限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為迅速做大元江鎳礦創造了要素聚集條件的同時,運用目前已取得的專利和省政府同意云南錫業集團整合全省的鎳資源所給予的政策,就可以把原來單純的開發元江鎳礦這樣的個體項目做成全省范圍內的鎳產業綜合項目。
華世鑌說,玉溪鎳產業建設分三個階段:一是云南錫業集團投資4億元左右,于今年建成年產5000噸鎳金屬的生產能力,生產金屬鎳2000噸以上,加上鈷的回收,銷售收入達到3億元以上;二是在“十一五”中期,安定礦區金屬產量達到5000噸,同時積極利用鎳精煉的萃取裝置,完善現有的工藝,建設新的大型鎳精煉廠,收購紅河等云南省內的資源,加工生產金屬2000噸到3000噸,進口國外的物料,生產鎳、鈷、鉬等,使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左右;“十一五”后期,把玉溪鎳深加工項目建成生產鎳1萬噸,鋁、銅、鉬、鈷、釩3萬噸,金屬總量4萬噸,年銷售收入25億元以上,形成一個較大的產業;三是再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在利用國外資源上突破,使鎳金屬的總產量達到3萬噸以上,加上其他有色金屬的綜合利用,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
目前,元江鎳礦建設*階段的13個大項、40多個子項目正在按計劃緊張施工,今年完成5000噸生產能力建設,生產2000噸金屬的目標可以實現。
華世鑌分析說,我國鎳生產企業不多,具有采、選、冶能力的聯合企業只有三家。從鎳生產規模的角度講,只要玉溪鎳金屬產量超過吉林公司(吉恩鎳業,年產量為5000噸至7000噸),就可以建設成目前中國第二大的鎳產業基地。建設鎳產業基地的主要條件是原料,通過利用元江縣鎳礦自產原料,整合省內鎳物料,加上含鎳多金屬物料的處理,在近期較有保障的原料有一萬噸以上,元江完全可以建設成為國內第二大鎳產業基地。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