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步到現在,我國
模具工業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從20世紀以來,我國就開始重視
模具行業的發展,提出政府要支持模具行業的發展,以帶動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有關專家表示,我國的加工成本相對較低,模具加工業日趨成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大幅提高,國內投資環境越來越好,各種有利因素使越來越多國外企業選擇我國作為模具加工的基地。模具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將面臨再次騰飛的契機。
模具業去年銷售額超600億
在“十五”規劃中,模具被認為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國民經濟的五大支柱產業———機械、電子、汽車、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業發展與之相適應。
統計數據顯示,“十五”期間,中國模具工業年增長速度達到20%,2005年模具銷售額達610億元,同比增長25%,排在世界第三位;模具出口大幅增長,表明模具水平和競爭力提高,據海關統計,2005年模具出口7.4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模具產品結構更趨*,復雜、精密、長壽的模具份額提高到30%。
據了解,模具的主要類型有:沖模、鍛模、塑料模、壓鑄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膠模等。除部分板料沖壓以外,上述各種模具都屬于型腔模,因為它們一般都是依靠三維的模具型腔使材料成形。很顯然,過去幾年,我國模具工業以高速向國際化水平看齊,并且得到了世界矚目的成就。
產業帶動比例高達1:100
事實上,模具是屬于邊緣科學,它涉及機械設計制造、塑性加工、鑄造、金屬材料及其熱處理、高分子材料、金屬物理、凝固理論、粉末冶金、塑料、橡膠、玻璃等諸多學科、領域和行業。
據統計資料,模具可帶動其相關產業的比例大約是1:100,即模具發展1億元,可帶動相關產業100億元。通過模具加工產品,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節約原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保持產品高一致性等。如今,模具因其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材料消耗低、生產成本低而在各行各業得到了應用,并且直接為高新技術產業服務;特別是在制造業中,它起著其它行業無可取替代的支撐作用,對地區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輻射性的影響。
現代模具行業是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行業。目前,中國約有模具生產廠點2萬余家,從業人員有50多萬人,全年模具產值達534億元人民幣。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要表現為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和模具標準件發展速度高于行業的總體發展速度;塑料模和壓鑄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場的專業模具廠家數量及能力增加較快。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三資”及民營企業的發展很快。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