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是國家鋼鐵行業的調整年,淘汰落后產能、優化鋼鐵結構是調整的主旋律。即便如此,鋼鐵產量還將有10%-15%的增幅,不銹鋼產量預計也將由2005 年的400 萬噸增至2006 年的600 萬噸,增幅高達50 %以上。這種保持增長的格局,將進一步拉動對鉻系合金產品的需求,目前中國鉻系合金的總產能約在140 萬噸左右,不銹鋼的增產將有效拉動中國鉻系產能的提高和進口資源的增加。
需求的變化也將改變對鎢、鉬等特種鐵合金及金屬的需求比重、價格走勢。況且,特種鐵合金由于其資源條件、生產的特殊性及需求等原因,尚屬合金中的高附加值產品,只要供需相對平衡,就會有較大的利潤空間,所以,無論是生產商還是銷售商都投入了相當的熱情。 中國是鎢、鉬資源大國,也是鎢、鉬合金商品的出口大國。隨著國際鋼鐵業的發展,除發達國家外,一些發展中國家對中國鎢、鉬的需求亦有較大增長。與此同時,我國又加大了對資源性、高能耗、高污染產品出口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鎢、鉬礦礦山本身對資源的控制意識也會越來越強,因而,只要保持供需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范圍內,鎢、鉬產品價格會在一定利潤空間內保持相應的穩定,不會有較大的波動。 2006 年頭兩個月由于鉬精礦供應吃緊,價格已經看漲。市場上對鉬鐵的需求量呈增加態勢,但鉬鐵總體的供需趨于平衡或供略小于求,因此鉬價將處于30萬元/噸水平。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