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9日,地質專家告訴記者:兩條處于南粵的金屬成礦帶剛剛被國家列入重點規劃勘查,廣東礦產資源潛力巨大,只要地質勘查工作跟得上,未來全省主要礦產資源的供給壓力應能得到緩解。
“事實上,廣東礦產資源相當豐富!睆V東省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省地勘局總工程師彭少梅博士用數字作了說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4年,廣東已找到礦產131種,探明有儲量的97種,礦產地1632處,儲量規模達中、大型有563處,儲量位居全國前10位的礦種有鎢、錫、鉛等38種,探明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超過1萬億元。其中,凡口鉛鋅礦儲量亞洲*,云浮硫鐵礦儲量世界第二,粵東地區的稀土礦、粵西的高嶺土礦、粵北南嶺地區的鈾礦均排在世界或全國的前列。
彭少梅認為,目前廣東出現有資源但保障能力嚴重偏低現象的原因,一是近20年來廣東地質勘查投入急劇減少,從“七五”的3億元銳減為“十五”的1.5億元,其中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減少了90%;二是礦產勘查工作體制不順。這些年來諸多部門對地質工作的認識不足,使得礦產勘查缺乏統一領導和部署,國家的地勘經費多頭管理,而省級財政又未列支地勘經費,國家和省級公益性地質工作隊伍未真正建立起來,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嚴重脫節。
地質專家指出,目前廣東大多數礦產資源的探明程度尚不足30%,*切實可行的辦法,是設立地質勘查基金,以完善地質勘查工作投入機制。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