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鄭州超硬材料產業鏈專題培訓暨標桿企業研學活動舉行;顒蝇F場,河南工業大學高新產業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科學家栗正新做主題分享時表示,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剛石產量約占全國的80%,河南超硬材料產業初具全球產業中心雛形。
目前,超硬材料產業以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應用為主。其中,人造金剛石是加工有色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神兵利器”,但在高溫下會與鐵原子發生反應;立方氮化硼則為加工黑色金屬而生,化學穩定性使其在加工鐵系金屬時不會出現“粘刀”等問題。
栗正新介紹,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鏈基本完整,自主配套基本可控,單晶、微粉、磨具、刀具等原輔材料和下游應用都齊全,*檢測中心、*標準化委員會、*行業協會等機構,以及國機精工、四方達等超硬材料龍頭上市公司都在河南。
“現在超硬材料產業發展面臨多重機遇。”栗正新說,在工業應用場景中,高速、高效、高精度和綠色加工將帶來海量高端市場,以磨具為例,超硬材料砂輪有望代替傳統的剛玉、碳化硅砂輪,既能實現降本增效,又能起到綠色制造的效果。與此同時,超硬材料在培育鉆石、熱管理系統、電子和量子器件等領域也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近年來,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今年上半年,河南新能源汽車產量入圍全國前十。超硬材料作為河南的優勢產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有哪些應用?活動期間,栗正新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超硬材料是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及工具。
栗正新進一步闡述,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要求,用到了很多合金產品,這些合金產品需要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據說新能源汽車的電機就要用到30多把超硬材料刀具;再者,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系統,包括其涉及的芯片,也要用到超硬材料,已有大廠儲備相應專利。
本次活動由鄭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聯合河南省民營企業協會組織開展;顒蝇F場,鄭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牛鎮濤,河南省民營企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巴欣出席活動并講話。
此外,惠豐鉆石董事康芳芳結合自身經驗剖析超硬材料產業面臨的現實挑戰。培訓環節結束后,參會企業代表前往四方達開展研學。
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9710191362992860&wfr=spider&for=pc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